作者:Trumpf公司
1 微米波長激光的危害
無論是10 微米波長的二氧化碳激光,還是 1 微米波長的固體激光的輻射都是危險的不可見光。但1 微米波長固體激光輻射的危害更特殊,原因是——如下圖所示,這類波長能夠透過人眼的角膜和玻璃體,這樣,受到晶狀體聚焦以后,功率密度大于原來5萬倍的激光輻射打到視網膜上,使視網膜受到損傷。 相反,10,6 微米波長的二氧化碳激光則還未能傷害視網膜之前,就被人眼的角膜吸收掉了。
圖 1: 1 微米波長激光比10 微米波長激光危險的多
因此,尤其是在使用固體激光時,要為激光機床裝備完善的安全防護裝置。
在中國實施的強制性激光機床標準 GB 18490-2001 – 是一項與國際標準ISO 11553:1996 相對應的安全標準。在正常操作中它僅允許人員接觸一級激光。
此外還有與國際標準IEC60825-1:1993 相統(tǒng)一的國家標準7247.1-2001,它對激光級別進行分類規(guī)定。其中對1 微米波長的一級激光所規(guī)定的接觸限值為5 毫瓦/平方厘米。 和二氧化碳激光 (10 微米波長) 的接觸限值 100毫瓦/平方厘米相比,這是一個很低的功率密度。
用激光直接照射人體當然是很危險的。例如在無安全防護條件下進行三維激光加工時,就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因為會有輻射經切割縫反射,打到人的身上。但是這類事故——如圖2 所示——是極少發(fā)生的。
圖2:由于視網膜上被燒出一個1,2 毫米直徑的洞,被傷害人今后只剩下了 5% 的殘余視力
在實際工作中激光“閃爍”,也就是激光的漫射或定向反射才是運營沒有安全防護裝置的激光機床時最容易產生的危險。原因是,這種“閃爍”是人眼看不到的、而且也不會導致疼痛感,卻能直接燒傷人眼的視網膜。這種短暫的漫射是可以用視頻攝像機拍攝下來的。在進行激光打孔、或當零件切割后翹起時,以及在激光輻射突然中斷時,都可能有激光輻射從切割縫里反射出來。圖 3 顯示的就是這樣在視網膜上燒出的痕跡。這類燒傷不斷重復就會逐漸造成機床操作員或展會觀眾個人視力的下降。
圖3:顯示在視網膜上的燒痕
無論是中國市場還是歐洲市場都對激光機床有著一致的要求:
激光機床須要更安全
所有激光機床都要配備安全防護罩,以便排除人員接觸一級以上激光的可能性。
不安全運營激光機床案例
在 2013 年的中國國際機床展會和過去其它許多不同展會上都有制造廠家展出和演示不完全符合安全防護標準的機床產品。其中某些展品甚至毫無任何安全防護設備,對于機床的操作和參觀人員的眼睛來說,這是極大的威脅,同時也違反了國家標準。見下圖:
圖4:展出和演示不帶安全防護罩的激光機床
圖5:不帶安全防護罩演示使用固體激光加工管材
圖6:一位外賓由于沒有足夠的激光輻射保護,帶上了特制激光防護眼鏡來保護他的眼睛
已在中國安裝使用的機床 目前已在中國安裝使用的很大一部分機床都在威脅著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圖7 所示的機床就不光遠遠超過了一級激光輻射強度的極限值,而且還帶有碰撞和擠壓成傷的隱患。
圖7:在中國有許多激光焊接系統(tǒng)在使用當中毫無任何安全防護設備。這對操作人員的眼睛來說是一種嚴重的威脅
基于上述事實,我們強烈呼吁所有激光機床制造商,承擔起對社會和對客戶的責任,嚴格遵守相應的國家標準,以充分滿足一級激光安全防護要求的產品來促進中國激光機床行業(yè)的良好發(fā)展,并以這種形式來保護激光切割和焊接人員的身體健康。我們要像保護我們自己的眼睛一樣地保護客戶、來訪者和業(yè)內工作人員的眼睛免受激光輻射的傷害、保護他們及其家人的身體健康。
借此機會,我們也呼吁行業(yè)協會及展會組織主辦單位,以公益為本,立即采取措施保證使相應的國家標準能夠實施和貫徹到所有激光制造商那里。以便充分保護運營和參觀人員的身體健康,使他們免遭激光輻射的傷害。
版權聲明: 《激光世界》網站的一切內容及解釋權皆歸《激光世界》雜志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激光世界》雜志社。 |
友情鏈接 |